水質高錳酸鹽指數(CODMn)是評估水體受有機物及可氧化無機物污染程度的核心指標,其準確監測直接關系到飲用水安全、水環境質量評價與污染治理成效。構建一套科學、高效、可靠的監測設備部署方案,是獲取代表性數據、實現精準監管的關鍵前提。該方案需統籌空間布局、設備選型、技術保障與數據應用,形成覆蓋全面、運行穩定、響應迅速的監測網絡。 空間部署遵循重點優先、兼顧全面原則 首要聚焦環境敏感區與風險高發點:飲用水水源地(取水口及入庫/入河關鍵節點)必須設立固定式自動監測站,筑牢安全防線;重要省/市界斷面、國控/省控考核斷面部署實時監測點,厘清污染責任;敏感生態區域(如濕地、珍稀水生生物棲息地、重要漁業水域)及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河段實施重點監控。 針對河流水系,在干流上游背景斷面、主要支流匯入口、重要水功能區交界處及下游控制斷面加密布點,形成污染遷移追蹤鏈。對于湖泊水庫,需依據水體流動特征,在主要入湖河口、湖心區、近岸富營養化易發區、飲用水取水區及出湖口科學設置監測點位,特別關注藻華高發水域。此外,大型市政或工業排污口下游、農業面源污染突出的流域出口、汛期易受沖刷影響的區域,應作為強化監測或增設臨時移動監測的重點。 設備選型與配置需因需適配 固定式水質自動監測站(水站)是骨干力量,適用于需連續實時監控的關鍵點位(如水源地、國控斷面、重點排污口下游)。水站核心需配備高精度在線高錳酸鹽指數分析儀,主流技術采用酸性高錳酸鉀滴定-光度法或電極法,儀器必須具備自動采樣、高溫消解(需精密恒溫控制于25±0.5℃)、滴定反應、光度檢測及數據采集傳輸一體化功能。為保障試劑穩定性和反應準確性,水站必須配備恒溫裝置維持消解環境,并配置冷藏單元專門儲存易變質的高錳酸鉀標準溶液等試劑。 對于監測范圍廣、點位分散或基礎設施薄弱的區域(如偏遠山區水源、農村分散水體),以及應對突發水污染事件的應急需求,移動監測車和便攜式高錳酸鹽指數快速測定儀是重要補充。便攜設備多基于比色法或預制試劑包(消解比色一體管),操作簡便快捷,雖精度略低于固定站設備,但響應迅速、機動性強,適用于大范圍普查、定期巡檢和應急響應。 運行保障體系確保“數據準確、穩定可靠” 設備安裝環境至關重要:固定水站站房需滿足防潮、防雷、恒溫(維持儀器最佳工作溫度)要求,并提供穩定不間斷電源(UPS)。采樣單元是源頭保障,采樣口必須設置在水體主流區、水面以下0.5米處(避開表層漂浮物和底泥擾動),并配套安裝自動防淤堵裝置及采樣管路自動清洗設施,防止堵塞和生物附著。數據穩定傳輸是生命線,所有在線監測設備必須集成可靠的數據采集傳輸儀(DTU),通過4G/5G無線網絡或有線光纖,將分鐘級或小時級監測數據實時、安全地上傳至中心監管平臺。 建立完善的運維與質控體系是核心 制定嚴格的定期巡檢計劃(如每周檢查采樣泵、管路通暢性;每月進行傳感器校準與標準溶液核查;每季度更換關鍵試劑、耗材),實施“設備自檢、標準樣品考核、實驗室平行樣比對”三級質量控制制度。通過監管平臺遠程實時監控設備運行狀態(試劑余量、異常報警代碼、儀器參數),確保故障得到快速響應(如2小時內遠程診斷排查,24小時內技術人員抵達現場維修)。
本文連接:http://m.huomaiwang.cn/newss-3919.html
|